行业动态

【行业动态】疫情之后经济怎么走?看八大领域的“硬核”猜想

发布日期:2020-03-23

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,让这个冬天格外寒冷,搅乱了春节本应欢庆的氛围,也打乱了经济运行的本来节奏。具体来看,突如其来的疫情,确实对零售、餐饮、交通等人群聚集性行业带来了直接冲击,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。但不应忽略的是,经济体系自身拥有的修复向好的内生力量,以及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。有人担心疫情结束后经济走向,疫情之下,经济下行风险承压来自四个方面:

一是短期。疫情的特殊性,让较少流动成为最好的应对举措。这对商业无疑造成巨大冲击,有预测认为这将对零售业短期造成至少对折的回落。这对于外部冲击中刚刚有所缓和的中国经济,无疑是一个考验,消费和投资一季度受影响已是一个必然事件,必须做好一季度甚至二季度经济继续下行的准备。二是企业。企业的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,假期之后人员返工难,生产秩序也会受到影响,若企业有感染者势必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。这些对于企业都是巨大的成本,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商业主,工资、房租等固定成本,都会成为他们难以承受之重。

三是外部。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认定为“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”,这是必要的,也有利于全球更好地共同阻止此次疫情。但是,连锁的反应是撤侨、缩减航班、限制签证和旅行,甚至封锁边境,这对于中国对外交流和进出口影响,显然是不利的。四是市场。近期与中国资产相关的A50期指12小时暴跌近8%,人民币急挫600点,全球股市出现全线暴跌,蛰伏的各种“唱空中国”的声音甚嚣尘上。

这些影响是存在的,也是必须正视的。但我始终认为,我们应该乐观,即使是谨慎的乐观,也是乐观。理由有三:第一,这是个短期事件,是暂时的,不是世界末日,疫情已经得到了显著控制。大家可以回顾一下,当年的SARS期间我们是如何挺过来的,经济参数也可以参照。只要消费能力在,没有消费的“消费”,后期还将消费,动力依然强劲。何况,我们的消费只是餐饮、旅游等面对面的消费直接损失最大。加上网络零售不减反增,这也有对冲效应。至于外贸的影响,如果是短期的就不必过于担心,政府出台必要举措保障正常生产秩序,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。第二,对于未知我们越清晰,就越有信心。未知只有在未知时影响才最大,随着时间的推移,恐慌会逐渐消去、生产秩序会很快恢复。第三,我们有足够的应对经验,也有足够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承受这种压力和损失。当然,乐观并不是来自于这种一一对应的解释,而是中国企业表现出的创造力,以及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,凡事都有两面性,就如非典催生了淘宝,让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一路开挂,开启了一波数字经济浪潮一样。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红利,发展总是在变化中找到生机。

1.生命健康。疫情之后,生命科学必然会得到像数字经济一样的重视,也注定了生命健康产业的勃兴。数字不过是一种工具和手段,健康才是人类奋斗的起点和目的,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产业两拨科技产业浪潮交汇才有好戏看。在这一点上,我赞成陈薇院士的观点,不要等疫情来了才去重视,我们要在生物医药、基因编辑等生命健康领域支持一大批能坐冷板凳的科学家长期研究。我们还要倾注必要的资源,改革体制机制,支持培育一大批在生命健康领域的企业做大做强。

2.在线医疗。疫情为在线医疗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协作机遇。稀缺的医疗资源,防控下的限制流动,如何利用在线医疗下沉支持基层医疗系统,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演练。当下正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关键时期,为减少人员不必要的流动,不少地区以及企业都已陆续开通了互联网线上问诊。阿里健康数据显示,其提供的在线医疗平台的轻问诊服务上线24小时,累计访问用户数近40万,其中97%的访问量来源于湖北省,其中64%的用户集中在武汉市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阿里健康、丁香医生、微医等一批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尝试。它们值得被看好。

3.在线教育。这无疑是一次重大风口。有人开玩笑,教育部门没能真正禁止的课外辅导被疫情禁止了。眼下孩子开学显然成了问题,孩子已接到通知节后在家上课,本就露出苗头的在线教育,何不快速反应、乘势而上?我相信机会的时间窗口不多,用好的企业必然有大发展。

4.家庭娱乐。我不叫它在线娱乐或在线游戏,是因为迄今为止,除了游戏,还没有很好的能供一家人的产品和服务。经过与我家“小神兽”的切磋,发现还是传统的五子棋、跳棋、飞行棋最受欢迎。直到今天才发现,原来我们的娱乐手段如此匮乏,王者荣耀还是麻将?寓教于乐还是VR体验?在丰富家庭娱乐的载体上,还有什么可以创新的,让家庭娱乐的产品“火”起来,值得期待。

5.厨房事业。疫情之下,待在家里成本最低,也是防控疫情的最好方式。但不出门,“菜篮子”成了问题,蔬菜配送到家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。传统菜市场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场所,线上买菜则成了突破口。无论是盒马鲜生、叮咚买菜、苏宁菜场还是每日优鲜,都卯足了劲来调度春节供应。且不说阿里等大佬们的菜场事业,叮咚买菜、江山的“萝卜白菜”正风生水起。春节期间,“萝卜白菜”订单爆棚,这对企业的采购、仓储、配送、服务体验和管理都是巨大考验,挺过这一波,用户量、对企业的信任、口碑都将是新的层次、新的水平。

6.政府管理。不能聚众开会,就把会议开在钉钉上。高效决策、高效执行,让基层有更多时间为百姓办事,这就是简政。企业能,政府为什么不能?如果我们将此作为一个契机,优化管理流程,让干事的部门能决策,让监督的政府好监督,让具体的事情不用指示,让没有结果的会议再也不出现,这就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

7.国家治理。中央反复强调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。当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处置相比,各地都有很大进步,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。可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,现代化的根本是人的现代化,缺了人这个载体,现代化不可能实现。疫情能教育政府,也能教育大众,这就是负面事情背后的进步逻辑。我们大可不必丧气,遇到事我们不怕事,相反这恰恰是我们做好事的考验和契机。

8.资源共享。共享经济这几年很流行,也实践了若干领域,可很多模式最后都销声匿迹,但这个理念绝对有益。疫情之下,不出户要求的资源共享是更广泛的,就如知网维普免费开放一样,资源共享必然催生更多创新。资源共享的关键,抹平了权力机会差距,让消费者有可能成为生产者,让生产者变成创新者,让协同创新发挥最大的效用。就这次疫情来说,如果没有信息和数据的及时共享,就不会有现在的防控效果。也正因为前期信息数据共享不畅,导致我们付出了更大的代价。最重要的是,资源共享的巨大意义还在于对创新中国的重要作用。正如,果农让牛顿坐在树下一样,一棵果树、一个苹果的共享让世界运转为之清晰。加快资源共享的步伐,让创造的机会平等起来,指不定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一位创新者正冒出一个改变世界的点子。

最后,还想说的一点是:在这次疫情中,公众表达体现的淋漓尽致,也为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,必须珍惜。昨天深夜,看着朋友发的李兰娟院士再次前往武汉疫区的照片,我眼泪几欲夺眶而出。十来年前有幸和她一同去德国考察,再见其照片,无限感慨。想起了《悟空传》的那句话:“大圣,此去欲何?”“踏南天,碎凌霄。” “若一去不回……” “便一去不回!”(本期正文来源于今日头条,致谢原创!如有侵权,请留言告知,我们将及时予以撤除。)